行业动态

四体不勤,“无钴”不分?
发布时间:2020-02-25 10:18:48| 浏览次数:

有媒体在218日报道“特斯拉正在商谈,在中国制造特斯拉上使用宁德时代的无钴电池”,此消息可谓一石惊浪。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标志性代表企业,特斯拉的“无钴化”引起钴市场和股价市场的纷纷响应。对此,kok全站的市场分析是如何分解看待呢?


1.     消息标题“无钴”不分,把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强说无钴电池,概念混淆且诱惑性极大。

 

行业内一般说“无钴化”或者“少钴化”“低钴化”,实际是在三元正极材料中通过降低钴含量,增加镍含量来提高能量密度和性价比,之前很火热的“高镍三元正极材料”正是通过此“低钴化”方法而来。而本次报道中特斯拉考虑要用的是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,并不是所谓“无钴化”了的三元电池。

 

此外,值得一提的是,钴作为三元材料中提高材料稳定性的重要元素,其地位很难动摇。虽然高镍三元材料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,但钴的减少相应的带来了材料稳定性降低和安全性降低的影响,此外还增加了材料制备工艺和控制难度。

 

据了解,在112日德国举办的Roskill2020年欧洲高级汽车电池大会(AABC Europe 2020)”上,优美科方面曾表示,公司可以生产NCM 811,但NCM 712(镍含量70%)、单片/过锂化NCM622材料未来表现可能更佳。



2.     如若特斯拉采用CATL的磷酸铁锂电池,应该是考虑其成本较低的优点,但其后续能量密度和性能如何有待思量。

 

新能源动力电池发展至今,其正极材料作为电池最核心的部件,拥有多种类型。(如下图)

 

(价格为2月19日SMM价格)


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特点主要是其价格低、安全性强,但是其能量密度低,批次稳定性差。此番特斯拉和宁德时代的商讨,想必最大的触发点在于特斯拉寻求降本方面,LFP电池的低报价势必会增加其使用可能。但是值得关注的是,目前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CTP技术能否在商业化方面解决实现增加能量密度这个难题。



3.     从基本面看,钴行业看多仍是大趋势。

虽然本次事件对钴行业众多企业的股票市场带来短期内的利空影响,但是钴行业整体趋势仍难逆转。一方面,虽然特斯拉在新能源行业的标杆影响力很强,但目前消息看来,特斯拉也只是打算在中国工厂制造中采用磷酸铁锂电池,并不是全部改用磷酸铁锂电池。

 

而钴市场的下游不止在新能源动力汽车行业,消费类电池、高温合金、磁性材料等均是钴产品的下游。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5G趋势下消费电子领域回暖,中信证券曾预计2020年全球钴消费量将增长11.1%14.8万吨,到2025年全球用钴将达到20.5万吨,2020-2025CAGR7.4%,每年钴消费增量均超过1万吨。而特斯拉国产部分的钴消费量大约在400吨水平,并不会改变钴消费长期增长的趋势,继续看好2020年钴价上涨趋势。


 
 
 上一篇:特斯拉剑走偏锋,转战线上直销
 下一篇:四体不勤,“无钴”不分 2之干湿mark